心流logo

两代"食人魔":截然不同的汉尼拔诠释

马德斯·米科尔森(Mads Mikkelsen)主演的电视剧《汉尼拔》(Hannibal)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度诠释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。这部剧将血腥场景浪漫化,融入阴暗主题,虽然不是每个观众都能接受,但对于欣赏其独特美学的观众来说,这部作品带来的观感冲击是难以磨灭的。

重拍的争议

考虑到安东尼·霍普金斯(Anthony Hopkins)在《沉默的羔羊》(The Silence of the Lambs)中的经典演绎,这部电视剧常被质疑其重拍的必要性。然而,通过米科尔森和霍普金斯对角色的不同诠释,《汉尼拔》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。

堕落天使的形象

在文学传统中,撒旦往往被塑造为两种形象:一是纯粹的邪恶代表,二是惩罚罪人的执行者。米科尔森在接受《娱乐周刊》(EW)采访时表示:"汉尼拔·莱克特最接近堕落天使的形象。他的行为并非源于童年创伤或家庭问题,而是刻在基因里的本性。他认为生命在死亡边缘最为璀璨,这种特质更接近堕落天使而非单纯的精神病患者。"

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

霍普金斯版本的汉尼拔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"食人魔",这个冷酷算计的形象贯穿始终,即便他对克拉丽斯·斯特林展现出善意也无法改变这一点。

而在布莱恩·富勒(Bryan Fuller)的电视剧版本中,汉尼拔首先是一位精神科医生,他的黑暗面通过暗示和间接后果展现。他在帮助威尔和杰克的同时,也在探索人性的极限。

两个版本的汉尼拔虽然背景相同,但动机截然不同:霍普金斯的版本由纯粹的恶意驱使,而米科尔森的诠释则源于对人性的好奇。这使得两个版本都令人生畏,却又各具特色。

《汉尼拔》和《沉默的羔羊》现已在Prime Video上线。